30岁的林高远,在美国大满贯男单首轮,被世界排名23位的西班牙选手阿尔瓦罗·罗伯勒斯逆转了。 3-0领先被翻盘,最后2-5输掉比赛,这画面像不像你追的剧突然烂尾?
比赛刚开始,林高远完全压制住了对手。 第一局5-6落后时,他连得5分完成逆转;第二局中段乘胜追击,把比分拉开到8-5;前两局打完,所有人都觉得这场球没悬念了——毕竟林高远世界排名虽然跌到26位,但对付世界23位的选手,大家默认他至少能稳拿。
转折出现在第三局。 林高远一上来又是5-0领先,现场观众开始鼓掌,解说都开始聊“内战王终于支棱起来了”。谁也没想到,罗伯勒斯突然像换了个人,接发球抢攻连得3分,林高远一慌,正手弧圈球直接出界;比分追到5平后,林高远又连续两次发球出台,对手抓住机会连得5分,比分反超到10-5。 这时候林高远蹲在地上揉眼睛,教练刘恒站在场边,双手插兜盯着球台,直到裁判宣布比分,他才像被惊醒似的搓了搓脸,快步走到林高远身边拍背。
第四局林高远试图反扑,但罗伯勒斯完全掌控了节奏,接发球直接拧拉中路,林高远只能勉强挡回,比分很快被拉开到3-11。 决胜局更惨,林高远1-5开局,中间虽然追了两分,但关键分时正手爆冲再次失误,最终4-11输掉比赛。 从领先到输球,全程只打了34分钟。
现场观众懵了,有位举着“林高远加油”应援牌的女生,直到比赛结束还在原地站着,手机屏幕还停在直播界面;解说席的嘉宾反复说“这反转比过山车还刺激”;林高远自己则仰头长叹,蹲在地上用毛巾擦脸,半天没站起来,后来被工作人员扶起来时,眼眶明显红了。
这不是林高远第一次“内战猛如虎,外战怂如鼠”。 去年澳门世界杯,他一路杀进决赛,前三局3-0领先大满贯得主马龙,所有人都以为他要创造历史;结果第四局开始,马龙加强发球变化,林高远接发球连续失误,最终4-3被逆转。赛后采访他说“太想赢反而紧张”,但类似的话,他已经说了不止一次。
再看这次美国大满贯,国乒男单7人参赛,首轮就淘汰了4人——林高远、梁俨苎、陈垣宇、黄友政,只剩王楚钦、林诗栋、向鹏晋级。这成绩是近十年国际赛事最差开局,连队内教练都在私下叹气:“现在的外战,真是越来越难打了。 ”
罗伯勒斯赛后接受采访时说:“我知道林高远国内很强,但我的战术就是拼前三板,他不擅长应对这种快节奏。 ”这句话戳中了林高远的痛点——他的技术特点以中远台相持为主,正手弧圈球质量高但衔接慢,一旦对手加快节奏,他就容易陷入被动。 这次比赛,罗伯勒斯接发球抢攻得分率高达68%,而林高远的接发球得分率只有32%,差距一目了然。
还有关键分处理问题。第三局10-8领先时,林高远发了一个侧下旋球,罗伯勒斯摆短到林高远正手小三角,他勉强搓了一板,结果球擦网后弹起,罗伯勒斯抓住机会得分;第四局8-10落后时,林高远发球直接出台,直接送了对手一分。 这些细节加起来,就是决定胜负的差距。
现在回头看,林高远的问题早就不是秘密。国家队内部训练时,教练组多次强调“外战要提速”,但他总习惯慢热;体能师也针对他的反手做过强化训练,但面对欧洲选手的暴力进攻,他的反手变线还是不够灵活。 有老队员私下说:“高远其实技术底子不错,就是一打外战就给自己加戏,想得太多。 ”
这次输球后,林高远在社交平台发了张训练照,配文“重新开始”。评论区有人留言:“别演了,赶紧练技术吧。 ”也有人惋惜:“他要是早几年调整过来,现在说不定能竞争奥运资格。 ”但不管怎样,比赛已经结束,下一站比赛很快就要开始,林高远要面对的,是比输球更难的挑战——如何把自己的“内战状态”,真正带到外战赛场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驰盈策略-配资杠杆炒股-股票配资-股票短线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