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-3! 中国男足在东亚杯首战被韩国二队按在地上“摩擦”,全场5次射门0射正,韩国队15次射门7次射正轻松破门;控球率45%落后,角球数3比8被碾压。 这场输得实在有点“离谱”:对手说是韩国二队,其实主力框架都在,相当于咱们派了个“青年军”去碰人家“半主力”,结果被揍得找不着北。
比赛刚开场8分钟,韩国队左路一个简单传中,中锋头球一顶,国足门将扑了个空,比分1-0。 这球一进,看台上的球迷都懵了,这哪是来比赛的? 简直是来“送温暖”的。
全场下来,国足球员跑位像“无头苍蝇”,传球不是出界就是被断,好不容易拿一次球,转眼就被韩国队抢回去打反击。 最尴尬的是,直到第60分钟,国足才完成第一次有效射门,还是禁区外的远射,软绵绵地被韩国门将没收。
赛后,著名足球记者陈永在社交平台上直接“开炮”:“这比赛真没法看,技战术全是漏洞,球都控不住,防反手段跟没有似的。 ”他点出了最要命的问题,后腰位置“塌房”了。
以前王上源在的时候,虽然大家也吐槽他“糙”,但至少能扛能组织;现在王上源走了,替补上来的高天意、黄政宇根本顶不住。 韩国队全场7次射正,有5次都是打国足后腰身后的空当,防守漏洞大得能跑马。
再看场上这些年轻球员,王钰栋18岁,蒯纪闻19岁,于金永才20岁,一个个都是“00后”,说是“未来之星”,可真到了比赛里,跑位要么挤成一团,要么漏成筛子。 有球迷翻出数据:这批球员平均年龄25.1岁,但比赛经验加起来不到100场国家队出场,相当于人家韩国球员踢一场,他们得攒三场才能攒够经验值。
代理主帅久尔杰维奇赛前说要“锻炼新人”,可现实是,这些新人连基本的位置感都没找着,更别说执行什么“442战术”了。
球迷们在评论区炸了锅。 有人翻出旧账:“上届东亚杯还能踢平日本,这届直接退步十年。 ”还有人直接吐槽后腰:“王上源再差,也比现在这俩‘木桩子’强吧? ”
有网友翻出国足训练视频,热身时传接球都磕磕绊绊,对抗赛里丢球就像“连锁反应”,教练喊破嗓子都没用。 有老球迷叹气:“现在的球员,踢球没脑子,跑位靠本能,这哪是踢足球? 简直是‘无组织无纪律’的散打。 ”
连外教都被“打脸”了。 久尔杰维奇赛前信誓旦旦要打“攻守平衡”,结果场上根本看不到什么进攻套路,防守时全员退到30米区域,被韩国队压着打。 有场边记者拍到,中场休息时,教练组拿着战术板比划了半天,球员们却一个个低头玩手机,眼神发愣,这哪是战术布置? 简直是“对牛弹琴”。
这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。 从伊万科维奇下课到现在,国足换了三任教练,战术体系换了两回,可后腰位置始终是“老大难”。 有人统计过,近三年国足后腰位置换了8个人,没一个能踢满10场稳定的。 有青训教练私下说:“现在年轻球员,技术粗糙、意识落后,连最基本的‘无球跑动’都不会,这怎么培养成后腰?”
比赛结束后,看台上有位老球迷举着牌子,上面写着:“别再拿年轻当借口了,我们看的是态度。 ”这句话戳中了无数人的心,国足输球不可怕,可怕的是输了还不知道问题在哪,或者说知道了问题却不想改。 这场0-3的惨败,与其说是输给韩国二队,不如说是输给了自己的“不作为”和“乱作为”。
现在网上还在刷着各种“段子”:“建议国足改打640阵型,反正进攻没威胁,不如把防线拉到门口。 ”“以后看国足比赛,记得带瓜子,反正比赛没悬念。 ”“王上源要是还在,今天这球说不定能少丢一个。 ”这些话听着扎心,可仔细想想,何尝不是球迷最真实的失望?
从比赛数据到球迷评论,从教练战术到球员表现,这场东亚杯首战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国足所有的“毛病”:技战术生疏、人员配置失衡、青训基础薄弱、态度散漫敷衍。 这些问题不解决,别说东亚杯,就算以后踢世界杯预选赛,结果又能好到哪去?
驰盈策略-配资杠杆炒股-股票配资-股票短线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